《最后的沉沦幻想unmodified》
中新社北京8月7日电 阿克拉消息:加纳政府发言人6日表示,加纳一架军用直升机当日在该国中南部的阿散蒂地区坠毁。机上8人全部遇难,包括两名部长。
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,这架直升机6日9时12分从加纳首都阿克拉起飞,前往奥布阿西镇参加打击非法采矿的相关活动。加纳政府发言人说,飞机在阿散蒂地区坠毁,机上5名政府官员及3名机组成员全部遇难,包括国防部长爱德华·科菲·奥马内·博阿马以及环境、科学与技术部长易卜拉欣·穆尔塔拉·穆罕默德。
此前,加纳武装部队表示,一架载有3名机组人员和5名乘客的直升机“消失在雷达上”。事发现场视频显示,飞机残骸在一处树林中燃烧。
据法新社报道,加纳总统府表示,总统马哈马取消了6日的官方活动。加纳官员表示,全国降半旗志哀。据美联社报道,坠机原因尚不清楚,军方表示正在进行调查。(完) 【编辑:魏晨曦】

“牛河梁遗址发现之后,的确起到了一个作用,就是把整个讨论往前推了一步。”面对《中国新闻周刊》,郭明对牛河梁之于四十年前那场讨论的意义如是说到。其实早在1931年,李济在谈及山东城子崖发掘的意义时就说过:“现代中国新史学最大的公案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问题。”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“中原中心论”都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,即使有诸如良渚文化的发现,也被视为龙山文化系统的一部分。直到1981年,苏秉琦的“区系类型”说的正式提出,才以“满天星斗”的格局打破了原有观念。随着牛河梁遗址的发掘,1986年考古学家严文明也提出了“重瓣花朵”说,在承认各地区具有独特发展道路的同时,强调了不同文化之间“分层次的向心结构”。几乎与此同时,美籍华裔学者张光直提出了“中国相互作用圈”,指出各文化区平等独立又紧密联系,共同形成了“最初的中国”。《最后的沉沦幻想unmodified》 在建筑格局上,牛河梁遗址中被苏秉琦称为“海内孤本”的“坛庙冢”,也与传统城市规划有着诸般相似。首先,“坛庙冢”的布局明显有一条南北中轴线,而且庙在北、坛在南,这种“北庙南坛”的设置直到明清时期都一直保持不变。其次,“坛庙冢”的存在如同明清时期北京城天坛、太庙与明十三陵一般,无不显示着敬天法祖的意识与文化。最后,牛河梁的祭坛不同于东山嘴等其他遗址,坛基起三层,在形制上与明清北京天坛的圜丘坛极其相似。1992年郑孝燮、于倬云、朱希元三位古建筑专家在看到这座坛就曾感慨,此前所知古建筑起三台的最早实例是燕下都,现在看来要提早两千多年了。不久,于倬云在一篇论述北京故宫建筑制度的文章中,更是称牛河梁这座圆坛的作法,是中国古建筑三台的“鼻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