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们房事私语未删减资源》
中新社香港8月6日电 (记者 戴小橦)2025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6日在香港和北京两地连线举行,会上揭晓了2025未来科学大奖“生命科学奖”“物质科学奖”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”获奖名单。
今年共有7位科学家获此殊荣。“生命科学奖”授予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季强,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周忠和、徐星,表彰他们发现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化石证据。
“物质科学奖”授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方忠、香港科技大学的戴希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的丁洪,表彰他们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实现方面的贡献。
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”授予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志远,表彰他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单元密度、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领域的贡献。
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2025轮值主席王连涛致辞指出,未来科学大奖的“未来”两字承载双重期许。一是表彰具有开创性、能改变学科发展轨迹甚至改变人类未来的科学成就;二是相信这些杰出科学家将持续探索前沿,以其智慧及潜力为世界带来突破性贡献。
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、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表示,这场科学盛事有助于激发香港的科创氛围,成为推动国家乃至全球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。今年的大奖周活动将更加贴近社区,让科学走进生活。
未来科学大奖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,是由科学家、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科学奖项。自2016年设立至今,已评选出46位获奖者。(完) 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出现“县中塌陷”最重要的因素就是“掐尖”。优秀教师、优秀校长、优秀学生,都在“掐尖”之列。“掐尖”导致的恶果就是使“县中”慢慢塌陷,优秀教师无法安心教书,在获得一系列荣誉之后,就想着远走高飞,而在他们面前更是有太多的橄榄枝在频频招手。普通教师看不到希望,逐渐“躺平”,陶醉于“佛系”中。家长更是千方百计带着孩子逃离县中,教育教学质量处于“恶性循环”。《我们房事私语未删减资源》 9月24日,北京天安门广场“祝福祖国”巨型花篮主体亮相,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抢先拍照留影。王新摄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